查看原文
其他

第一个拿奥斯卡的韩国导演,凭什么是奉俊昊

看客 看客inSight 2020-08-31

“天才导演”是如何炼成的。




“刚拿了最佳国际电影奖,我以为今天就结束了,正想放松来着……”

 

奥斯卡颁奖礼上,奉俊昊看着手里的最佳导演奖项,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
 

但奥斯卡没有给他放松的余裕。没多久,他再次走上领奖台,接过最佳影片的小金人。这是奥斯卡史上第一次将此殊荣颁给一部非英语电影。

 

正如他随后采访所言,这是一个“fucking crazy”的夜晚 ——

 

奉俊昊以及他所代表的韩国电影,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。

 

《寄生虫》一共拿了最佳国际电影,最佳原创剧本,最佳导演以及最佳影片四项大奖。韩国一所大学电影社团的学生在观看奥斯卡直播时,激动得大喊大叫。




有一种电影类型,

叫奉俊昊


去年5月,《寄生虫》摘下了韩国电影史上第一片金棕榈。自此之后,这部电影一直是全球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 

奥斯卡后,全球票房更是井喷,目前已突破两亿美金。


《寄生虫》讲述的是一个住半地下室的贫困家庭,通过做家教、司机、管家的方式渗透进一个富人家庭的故事。


《寄生虫》的创作灵感,源自奉俊昊大学时代的一次家教经历。

 

当他第一次按下那户人家的门铃时,高档别墅的铁门"吱"地一声打开。他惊讶地发现,别墅的二楼甚至有私人桑拿室。


《寄生虫》剧照。


“我想象着,如果我一个接一个地将朋友带进来,会发生什么。”

 

虽然,因为老是和学生闲聊,年轻的奉俊昊才做了两天的家教,就被解雇了。

 

可是,铁门打开的声音、大理石的触感后来都被融进了电影里。

 

 

电影圈内,《寄生虫》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。

 

马丁·斯科塞斯曾坦言,奥斯卡提名影片中最爱《寄生虫》;昆汀·塔伦蒂诺则把《杀人回忆》、《汉江怪物》列入自己的最爱影单中。

 

演员蒂尔达·斯文顿一看完《寄生虫》,就兴奋得立刻安利朋友:“这是一部杰作!”


奉俊昊与昆汀的私交不错,奉在台上直接表白:Quentin, I love you.


而回顾导演的职业生涯,他的作品向来是不缺大众性的。

 

《杀人回忆》是韩国2003年的票房冠军;《汉江怪物》观影人次超过1300万,在《阿凡达》上映前一度是韩国最卖座的电影。

 

前来观看奉俊昊电影的观众里,除了“film nerds”(资深影迷),还有不少家庭主妇。

 

有影评人指出,《寄生虫》可能是自1994年《低俗小说》以来最受欢迎的最高奖项得主。

 

尽管有不少人认为这是“过分赞誉”,但在某种程度上相当准确 —— 金棕榈一向被视作艺术电影殿堂,奥斯卡则是商业大片代表,而《寄生虫》两者通吃,老少咸宜。

 

横向对比一下他的韩国同僚们,与金棕榈失之交臂的李沧东,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;

 

同样作为黑色电影巨匠,朴赞郁与金基德则一直在血腥与禁忌的边缘试探;

 

更不用说作品充满实验性的洪尚秀。


不少人为李沧东的《燃烧》错失金棕榈感到遗憾。顺带一提,《燃烧》与《寄生虫》的摄影导演是同一人。


奉俊昊在戛纳领奖台上说,他不是唯一一个能拿金棕榈的韩国导演,但他确实是同辈中将商业与艺术结合得最好的那一位。

 

虽然一直自称是类型片导演,但奉俊昊无疑成了那个打破电影类型桎梏的人。

 

《寄生虫》作为奉俊昊作品序列中的集大成者,商业与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,很难再一刀切地将其归类。

 

正如美国电影媒体《IndieWire》评价:“奉俊昊,成为一种类型。”

 



 "我是个胆小又傻气的电影狂"


与许多同行相似,奉俊昊从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影迷。

 

中产家庭出身的他,外公是著名小说家朴太元,父亲是平面设计师,也是美术大学教授。

 

小时候在大邱的住所,旁边就是美军基地,在他的童年回忆中,总是有空军直升机在低空轰隆隆地飞过。

 

在姐姐眼里,儿时的奉俊昊“安静,不怎么讲话,是个慢性子”。


奉俊昊为奥斯卡画的自画像。


当年韩国处于独裁统治时期,社会氛围保守。可是,每周五周六晚,人们能在驻韩美军频道AFKN看到各色好莱坞电影。

 

奉俊昊的电影启蒙就始于那台小小的电视机。

 

“家人都睡了后,我独自来到客厅看电影。约翰·卡朋特、布莱恩·德·帕尔玛、萨姆·佩金帕,还有很多B级片。”

 

长大后的奉俊昊,闲时仍保持着一天看5部电影的习惯。


甚至因为太喜欢乔治·米勒的《疯狂的麦克斯2》,他反复看了30多遍。


《疯狂的麦克斯2》截图。去年奉俊昊在悉尼撞上乔治·米勒,兴奋地大谈他有多爱这部电影,结果导演什么都不记得,毕竟是1981年的电影了。


大量观影的同时,奉俊昊还剪贴着《screen》、《road show》等电影杂志的文章,在父亲那间摆满电影、建筑、设计等书籍的书房里,描摹自己的“电影王国”。

 

考入延世大学后,他选择了社会学专业。同一时期,李沧东还在写小说,朴赞郁从西江大学哲学系毕业不久。

 

90年代,学生示威活动充斥着校园,奉俊昊记得,那时图书馆的玻璃窗总是被打碎,同学们把宣传单张绑在身上,到处派发。

 

而既不热心学生活动,也无心学业的他,成立了名为“黄门”的电影社团,并用16mm胶卷导演了第一部短篇电影《白色人》。


《白色人》讲述一名白领在上班路上捡到一截断指,他若无其事地把它带回家,洗净,戴上戒指,像香烟一样别在耳后。


大学毕业后,他又上了一年的韩国电影学院,在“韩国好莱坞”忠武路演过配角、担任过编剧和导演助理。

 

由于工作不多,26~29岁的四年间,他度过了游手好闲的时光。

 

可是,在奉俊昊的记忆中,90年代是相当美好的时期,电影市场开放包容,大量有才华的电影人开始涌现。

 

“洪尚秀和金基德就是在那时候出道的,姜帝奎(《太极旗飘扬》导演)就在我工作的地方隔壁剪辑他的电影。”

 

忠武路是位于首尔市中心的一处繁华街道,聚集了大韩剧场、远东剧场等大大小小的剧场,同时也是摄影商店与出版业密集的地区。




 谨小慎微的"天才导演"


在开放的市场氛围下,31岁的奉俊昊也拍出了他的长篇处女作《绑架门口狗》。

 

讲述了一个失业的大学教授,厌烦于公寓楼内叫唤不停的小狗,于是将狗绑架并囚禁到地下室。而生活枯燥无聊的少女决定展开一场护狗行动。

 

这部青涩的早期作品,出现了不少奉俊昊式的经典元素,如飞踢后视镜。


《绑架门口狗》中的废柴少女飞踢后视镜。


2009年作品《母亲》中,飞踢肇事逃逸的奔驰车后视镜。


尽管在评论界口碑不错,甚至有影评人大赞,“有着根本不像是处女作的导演功力”。

 

可惜电影票房惨淡,最终仅卖出了10万张票 —— 应了制作人车胜宰的预言:这部电影要是能成功我就不姓车!

 

首秀失利,但奉俊昊没有低落太久。

 

制作人决定给他第二次机会,也许是因为第一部的质量还不赖,让他看到奉俊昊身上蕴藏着某种可能性。

 

三年后,改编自真实连环杀人案的《杀人回忆》上映,立刻取得了商业与艺术上的双重成功。

 

如今,《杀人回忆》早已成为韩影史上绕不开的标杆之作。


《杀人回忆》剧照。


凭借这第二部作品,年仅34岁的奉俊昊跻身名导演之列。

 

来得太早的成功与名气,没有让他迷失,反而赋予了他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。

 

奉俊昊拍片有个原则:只拍自己想看的电影。

 

例如他坚决不拍音乐剧,因为觉得“画面上有人唱歌跳舞是一件难为情的事”;也不拍超级英雄电影,因为受不了在现实中看到有人穿紧身衣。

 

“我有想看的电影,但没人拍给我看,我只好自己拍。”

 

受日本的哥斯拉与好莱坞的金刚影响,奉俊昊一直想拍一部韩式怪兽大片。

 

“人们总是对怪兽片有许多偏见,觉得它们幼稚与科幻。这刺痛了我,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。”

 

《汉江怪物》截图。


2000年,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社会新闻:驻韩美军将数百瓶甲醛倾倒进下水道,有害物质随着污水系统直接流向汉江,引发民众抗议。

 

一个初步的想法开始成形:如果受污染的江水孕育出一只怪物,上岸屠杀无辜的百姓,会怎么样?

 

幸运的是,作为韩国较早的特效大片,《汉江怪物》获得了资本的一次慷慨,制作成本高达120亿韩元(约7000万人民币)。

 

巧合的是,就在2006年《汉江怪物》上映之前,韩国政府宣布,要把国产电影配额(≈国产电影保护日)从146天缩减为73天。

 

由韩国电影教父林权泽带头,大批韩国影人发起“光头行动”以示抗议。

 

可是,《汉江怪物》一上映,就力压当时霸占暑期档的好莱坞大片《谍中谍3》。

 

《汉江怪物》中,裴斗娜的经典场面。


连续两部作品获得巨大成功后,诸如“天才导演”之类的赞美蜂拥而来。

 

而私底下,奉俊昊更像是一个胆小谨慎、日常焦虑的创作者。

 

他常说自己的本业是编剧,而非导演。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,伴着一杯又一杯的咖啡写剧本,才是他最自在的时刻。


去咖啡厅写作,是因为不能躺下睡觉。


相比起来,去往拍摄片场的路上,是他最恐惧的时候 —— 面对布置井然的现场、悉数到场的工作人员,他会感到不安与焦灼。

 

而奉俊昊获取安全感的方式,是画出精准到毫厘的分镜头剧本。

 

“如果去片场不带画有分镜头的故事板,就跟穿着内衣站在大街上一样。”

 

运用了大量布景的《寄生虫》,其分镜头与最终上映的电影画面几乎如出一辙 ——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奉俊昊都对此感到自豪。


《寄生虫》的分镜与实际镜头的对比。




从忠武路到好莱坞


《寄生虫》提名奥斯卡后,奉俊昊才意识到,他是第一个亲身经历奥斯卡体系的韩国影人。

 

参加奥斯卡前哨战的各类奖项、出席提名午宴和派对、接受奥斯卡8500名评审的投票……

 

他对这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充满好奇。


 

此前,韩国虽然优秀影人辈出,受到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垂青,但一直未能涉足奥斯卡等主流商业奖项。

 

2013年,奉俊昊与昔日“忠武路好友”朴赞郁、金知云不约而同地奔赴好莱坞。

 

可惜,两位好友都遭遇了水土不服,分别交出的两部作品《斯托克》与《背水一战》,在商业回报方面都栽了跟头。

 

而投资近4千万美元的《雪国列车》,则是三人中相对成功的话题之作。


《雪国列车》同样是一个阶级对立的寓言,展现人性的压迫与希望,以及底层小人物的反抗。


但实际上,这部电影是由韩国企业CJ E&M投资制作的,用奉俊昊的话来说,只是一部“外国人出演的韩国电影”。

 

而《雪国列车》也未能躲过水土不服 —— 影片在美国发行时,好莱坞大佬哈维·温斯坦提出,要大刀阔斧砍掉25分钟的画面与对白,这令奉俊昊苦恼不已。

 

其中有一个取鱼内脏的画面,奉俊昊与摄影导演都很喜欢,哈维·温斯坦却不理解:“为什么是鱼?我们需要的是行动”,并提出要剪掉。

 

奉俊昊只好撒谎说,他的父亲是一个渔民,这个情节对他来说有特殊意义。最后这个画面才得以保留。

 

《雪国列车》中的剖鱼镜头是“我为刀俎,你为鱼肉”的生动隐喻。


后来,删减版与原版分别进行了内部试映,结果原版得分更高。哈维·温斯坦不得不作出了让步,但同时也限制了《雪国列车》在美国的发行范围。

 

奉俊昊觉得,这也许是好莱坞对一个“不听话的导演”所做出的惩罚。

 

尽管如此,他依然感到高兴 —— 因为他保全了自己对电影的最终剪辑权。

 

表面上,奉俊昊积极地拥抱大投资大制作,也开始考虑欧美市场的口味,但实际上, 他始终致力于讲述韩国本土故事。

 

韩国市民模仿《寄生虫》海报,抗议政府的住房政策。


几番突围后,奉俊昊回归他最擅长的本土现实题材,交出了《寄生虫》,却意外地跨越了那一英寸的字幕壁垒,被欧美观众广泛接纳。

 

与此同时,韩国电影刚好到达百年节点。

 

顺应时代潮流的他,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摘取甜美的果实。

 

如今,壁垒已倒下,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非英语电影,获得奥斯卡体系的入场券。

 

这或许才是《寄生虫》问鼎奥斯卡的历史意义所在。

 


才拍了7部长片的奉俊昊,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。

 

早在戛纳之旅时,奉俊昊就曾对媒体坦言,“一下子就获得大奖,有点太过了,担心将来。”

 

九个月后,他捧回四座奥斯卡小金人,又谦逊地说要把奖座锯成五等分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 

《寄生虫》会是他的巅峰吗?不知道。

 

奉俊昊目前的小目标是,先拍满10部电影。

 

“希区柯克到了60岁才拍出《惊魂记》,如果我能拍出如此杰作,与花甲宴一起庆祝,实在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。”


拍完《母亲》之后,奉俊昊把电影中的一棵树文在身上,覆盖了他的左胸、后背与上臂。他说这是“铭刻电影、奔赴电影”的纪念。



参考资料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[1] 시사IN:“앞으로가걱정이다”라고말하는봉준호감독

[2] 중앙일보:봉준호"과외알바는내경험담,사우나있던고급빌라였다"

[3] 중앙일보:"원래좀이상한사람"봉준호,이젠하나의장르가됐다

[4] 중앙일보:봉준호"과외알바는내경험담,사우나있던고급빌라였다"

[5] 연합뉴스:"느리고말수없었던봉준호,공부잘하고리더십있었지만…"

[6] 연합뉴스: <'괴물'의 괴력 집중분석>②봉준호 감독 인터뷰

[7] JTBCNews:[인터뷰풀영상]영화감독봉준호

[8] OCN:봉준호,장르가되다

[9] KBS NEWS: 봉준호 감독 “한국적 괴물 영화 만들고 싶었다”

[10] 영화감독봉준호'극복되지않는불안과공포:영화창작과정에서우리를두렵게하는것들'

[11] NYTimes: Unlike His Peers, the Director Bong Joon-Ho Likes Ideas and Metaphors

[12] Vanity Fair: Parasite Power: Director Bong Joon Ho on His Edgy Oscar Contender

[13] Vanity Fair: Bong Joon-Ho Looked to Hitchcock When Making Parasite: “He Always Gives Me Very [14] Strange Inspiration”

[15] Vulture: Bong Joon-ho’s Dystopia Is Already Here

[16] Variety: ‘Parasite’: How This Year’s Wildest, Buzziest, Most Unexpected Breakout Hit Came to Life‘

[17] KBS纪录片《寄生虫•好莱坞登陆记》

[18] 是枝裕和x奉俊昊 日韩金棕榈导演对谈

[19] 三声:“幸存者”奉俊昊

[20] 南都周刊:奉俊昊:怪胎、控制狂

[21] 豆瓣电影:奉俊昊:从社会学家到金棕榈

[22] 娱理:专访奉俊昊:我为何这么设计《杀人回忆》的结尾?

[23] 海螺社区:戴锦华年度访谈:奥斯卡为什么要下《寄生虫》这剂猛药?



图源  网络  |  作者  诗雅  |  编辑  小崔


 每周一三五 晚九点更新 


文章版权为网易看客栏目所有,

公众号后台回复【转载】查看相关规范。



你可能还喜欢 



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、线上作者,

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。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